-
枣庄和滕州的历史渊源深厚,两者在地理上相邻,历史上长期存在联系,甚至有过行政上的合并。理解它们的历史原因,需要从地理、行政、文化等多个维度来看:
1. "地理上的紧密相邻:" 枣庄和滕州都位于山东省南部,地处鲁苏两省交界地带,属于传统的“苏鲁枣冀”地区。这种地理上的邻近性是两者关系密切的基础。它们共享相似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历史上经济文化交流也更为方便。
2. "悠久的历史渊源与早期融合:" "共同的文化根源:" 两地都属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深受华夏文明的影响,拥有相似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 "早期行政归属:" 在历史上,尤其是在汉代之前,这两个区域可能分属不同的县或郡,但长期处于一个相对统一的文化和经济圈内。 "汉代合并:" 最关键的历史事件发生在"西汉时期"。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全国设立13个州部,并设立13个刺史监察区。其中,"兖州刺史部"的治所就设在"薛县"(今滕州市薛城区一带)。这意味着滕州所在的区域在当时成为了兖州这个大行政区的管理中心之一,这极大地促进了包括薛县(滕州核心区域)和后来的兰陵县(枣庄核心举报 -
1.(先跑个题)简述:国内为何出现撤县设市?
“县改市,实际是为了给一些过去已经成长为市的县正名,顺应了城市化发展、人口分流的需要,中国需要相当数量的市。”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大部门体制改革研究”课题组专家解释,在政府的功能定位上,县多是以农业为主,市则以非农业为主,市比县享有更多的权力,更有优势。
撤县设市不是地方官员一厢情愿的,只有达到硬性指标,才构成撤县设市的条件,对GDP水平、一二三产业比重、人口密度、非农业人口达到城市化的标准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市管县不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只是到今天它的弊病暴露出来了,“最明显的是有的市管县变成了市卡县、市压县,进而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
2.讲一下滕州的撤县设市,却无奈有名无实
滕州市山东省内较早的一批撤县设市的县,1988年3月7日,国务院发布“国函43号”《国务院关于山东省撤销滕县设立滕州市的批复》,决定:“同意撤销滕县,设立滕州市(县级),由省直辖,以原滕县的行政区域为滕州市的行政区域”。
注意哈,和国内其它撤县设市的城市一样,滕州市本应由省直辖。
当时,很多人都为这个结果欢欣鼓舞,兴奋不已。但时任滕县县长王裕安(后来成为滕州首任市长)却说:“我们别高兴得太早,人家正吃得可口的饭菜,你把它抢过来吃,人家能不急眼吗?我们活动县改市,人家活动市管市,让你跳不起来,改成市也没用。”
(设市成功后,市领导和市民进行游行庆祝)
县改市领导班子变动后,裕安写了一首顺口溜:“小老虎,未跳成,得罪人,遭报应。罢了官,去教书,度晚年,求安宁。”为滕州撤县设市立下汗马功劳的王裕安老市长就此淡出了官场。
数月后,山东省人民政府在转发国务院批复后发出通知,“省政府确定,滕州市由枣庄代管 (《关于撤销滕县设立滕州市的通知》,(88)鲁政函24号)”。
于是,出现了滕州和枣庄有些摩擦的开始:按照国务院的文件内容,滕州将获得期待已久的独立地位,以及人事、财政、计划、项目审批等原来由市管理的所有权力;而后一份文件,则重又把这一系列权力收归枣庄,使之在实质上服从的是地级市的行政管理而非省直辖。因此,滕州不能和国内其它撤县设市的地区一样,省直辖的权利被剥夺。
划归枣庄之后,滕州市的发展速度和整个枣庄地区并不一致。最常谈起的就是财政上缴。
有资料显示,2003年,枣庄市除滕州市外的其他5个区,财政总收入为6.41亿元,而滕州市的财政收入则为19亿元。枣庄市总人口数为360余万,而滕州市的总人口数量则达到了157万。
这一现象,被称作“小马拉大车”,出现在许多人的嘴里。
补充一下2017年的山东省各地GDP排行榜
滕州1065,薛城区299,市中区224,台儿庄区168,峄城区168,山亭区135,五区共994亿,五区一市共2059亿元。
同时,也应看到,滕州的经济仍然以轻工业、生产加工业、煤炭相关产业为主,服务业发展较为落后,在经济构成中占比不足4成,属于典型的工业化中后期产业结构(其他五区的数据更不乐观,虽然台儿庄服务业占比很高,但总量太少)。 从经济关联度上来看,滕州市与枣庄其它区县的关联并不大,因此造成了枣庄全市没有“统一城区”的现象:滕州作为县级市自立一城,薛城区凭借发达的交通和新城建设自立一城,市中区则由历史缘故保留一城。从城市聚集效应的角度来说,枣庄一市之内不存在人口流动壁垒,滕州的经济发展没有对周围的人口形成吸引,也并没有产生区域性辐射,导致枣庄市难以形成统一城区,而是由于历史原因在多处围绕产业、行政区位因素形成小城镇。
我觉得,不要再有枣庄人之间区域之间的争吵,未来肯定是一体化,增进城际联系,这样枣庄才会慢慢发展起来。这不仅需要枣庄市民的努力,更需要市政府城市设计者的高水准城市规划,希望枣庄能招贤纳士,遇上贤人吧。
看一下一二线城市,公交车跨区运营,打破了区域壁垒和工作商贸交流,省内的济南、青岛等城市,很多公交车都是一元钱或者两元钱可以跨两三个城区,目前从滕州去市中区或者台儿庄区,坐公交还是挺费劲,还好在建BRT。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