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你玩10610471
![]()
只有枣庄敢拿“市辖区全覆盖”这张独门通行证,这件事最近在山东本地论坛和微博热到起泡,核心争议其实就一句话——滕州要不要摘掉“县级市”帽子改成区,把五区一市凑成“六区”,看上去排面更大,听上去管理更顺,数据也好看,可真要动刀,钱、人、牌子三座大山立刻杵在眼前。
先聊钱,枣庄市财政公开账显示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265亿元,市级本级只占三成,一旦滕州撤市设区,机构重建、干部安置、城市基础设施账目合并,业内估算一次性投入至少二十亿起步,这对一个人均GDP不到九万元、还在调结构的四线城市来说并不轻松,更别提滕州工业产值占全市近四成,它自己也不愿意把蛋糕白白让出。
支持者当然有底气,他们列举枣庄的双子星楼、台儿庄古城、BRT和在建机场,山东省统计局给出的2022年数据也确实好看——GDP全省第六、人均社零消费第七,鲁南高铁把客流送到家门口,不过冷静看,中国城市等级更多参照的是人口吸附力和产业梯度,目前枣庄常住人口不到三百九十万,十五到六十四岁劳动力占比持续回落,台儿庄五A级景区能拉流量,却拉不住年轻人扎根。
所以,滕州改区这事不是面子工程的加减法,而是治理模式的排列组合,枣庄要想继续在九十个四线城市里领跑,关键仍在补短板——让制造业链条升级、把大学毕业生留下、把老城区更新做细,一旦条件成熟,撤市设区自然水到渠成,不成熟硬上可能只会多一纸红头文件少一座活力城,你觉得枣庄应该什么时候按下这颗按钮。